魏书生和他的教育思想简介(四)
魏书生从1978年起,他开始广泛而系统的学习教育学、心理学理论。在学习过程中,他注意做到三点:①不断用自己的工作去验证科学道理;②在工作中选择科学的工作方法;③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我,认识他人。这样边工作边学习,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,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。经过反复的实验,他逐渐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,逐渐形成一套有独特风格的教学、教育方法,并在逐渐发展和完善着。
很可贵的是,魏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很强,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,并能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,写出论文和体会文章。几年来,他公开发表的论文已达十五篇之多,其中有九篇在市级以上会议上交流宣讲,有四篇获省级优秀论文证书,两篇在全国中学语文教研会上受到好评。他自己也曾应邀在北京、大连、沈阳、长春、海城、鞍山、开原等五十多个会场作专题报告。所到之处,赞声不绝。
科学的理论,是任何改革乃至革命的先导。教育理论使他找到了正确的探索之路。在《教育科学是工作兴趣之源》一文中,他深有体会的说:“我是在用自己的工作实践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之后,才倍感理论亲切的。……遇到一筹莫展的时候,我就到教育科学著作中去寻找方法,于是便由一筹莫展的窘境一跃而入左右逢源的境界。”
通过学习,魏书生不仅把一些正确的理论付诸实践,收到很好的效果,而且还把自己的一些体会(学习方法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)也教给了学生,使学生获得额外的收获。实际上,魏书生很多教学方法都是他自己学习体会的结晶(如自学能力的培养、效率感的培养),这些方法都是被他亲身实践所验证过的,因此往往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。魏书生经验或者他的教学思想的独特之处也就在于此。
教育,像其他任何事业一样,永远向往着变革。变革,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前动力。教育要发展,要适应今天一日千里的社会变化的需要,就不能不走变革之路。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;经济的迅猛增长;人们教育观的根本改变都冲击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。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,主要表现在:⑴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,由此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科学文化水平的要求。⑵由于科学发明到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,使知识的陈旧率迅速增长。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学科的综合化,因而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十分广泛迅速,表现出高度综合的趋势,并出现许多边缘学科。就我国的教育现状来说,教学方法陈旧、教学内容陈旧和低效率是最为突出的问题。如何使教育适应四化建设的新需要?如何改变中等教育“少、慢、差、费”的现状而体现“多、快、好、省”的特点?这是任何一个从事教育、关心教育的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。1983年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:“教育要面向现代化,面向世界,面向未来。”可以看作是教育走向全面改革的动员令。魏书生的教改要早于这个题词,但他已自觉不自觉的顺应了这个历史发展的潮流。可以这样认为:他的教改是形势所逼,他的教改思想是我们这个变革时代的产物。